專欄文章
Prowein〡大搜羅
全球最大型和最全面的葡萄酒展覽會,三天展期,六千多參展攤位,差不多大半個奧地利酒莊和整個德國的酒莊都來了,還有中歐、南北美、紐澳、烈酒、啤酒,光是行也行不完。
Prowein已成為全世界最大型和全面的葡萄酒展覽會,而且除了杜塞爾多夫(Dusseldorf) 每年一度的檔期之外,還在中國、香港和新加坡與各地展覽會巡迴合辦,可能只租用一兩個場館,但因在德國的展覽實在空前成功,在亞洲,轉了串法的“Prowine”也逐漸被亞洲人接受了。
今年一如以往,我早到了數天,本來想參觀數家科隆(Cologne) 的博物館,但剛下機收電郵時,才發覺Tre Bicchieri的試酒會原來是酒展的前一天舉行,既然早到了,就去襯襯熱鬧吧!意大利語的Tre Bicchieri是指「三隻酒杯」,是意大利酒指南Gambero Rosso (紅蝦) 每年評審全國的酒,入選的最高為三個杯(相等於米芝蓮星),獲得一至三個杯的酒,便可以參加Tre Bicchieri代表團作世界巡迴,讓各國意大利葡萄酒愛好者有機會品嘗到得獎佳釀。參加此試酒會,我們亦好像去追「星」一樣,可以一睹莊主的風釆,品嘗美酒不在話下!
意大利酒在德國市場很重要,故參加展覽及試酒者都很多,Piemonte的Paolo Conterno、Pio Cesare、Brand Compedium,Sudtirol的Cantina Terlano和Girlan,Lombardia的Jermann、Roberto Anselmi及Fratelli Tedeschi,Toscano的Volpaia、Fattoria Le Pupille及Tenuta San Guido,Umbria的Lungarotti,Marche的Umani Ronchi等等,乃是145家其中的參展酒莊,我花了三小時「惡補」,才試了十多款酒,正因為留在Basilicata和Apulia攤位徘徊多時,而意大利人最愛分享家族的故事,以及每試完一款酒他們指定要用少許清水洗杯…這是很娛樂,亦很認真,呈現出意大利人生活的態度,讓我想起數星期前上課問意文老師:「如我想投訴他(她)的說話太多應怎樣說?」她說:「Parla troppo!不過在意大利,每個人都這麼多說話,這句並不算是投訴!」真的捧腹大笑!
Prowein的第一天,我由東門入,由北門走,但其實只遊了兩個館,所以我跟著的兩天往相反方向走,但三天的展覽中,六千多的參展攤位,就如去了星期日的自助餐廳,結果試過什麼都記不清楚。總而言之,到了第三天,才有機會在德國館,今年又踫到前德國品酒師冠軍Jurgen Fendt和太太Maren,於是試了他釀的酒。他說:「做了品酒師這麼多年,亦曾數次代表德國出賽,我於2009年回家『耕田』,釀些紅、白酒…」聽得出他是個拾得起放得低、典型樸實歉虛的德國人。在2000年代他的名氣不遜於現代的葡萄酒大師,既能品,又能釀,和Olivier Humbrecht (法國首位MW)一樣,這回見他專心地在攤位介紹自己的酒給知音者,使我想起武侠片中有蓋世武功但隱姓埋名的豪俠般。兩位都是我敬佩得五體投地的朋友。
德國品酒師冠軍Jurgen Fendt及太太Maren。
Olivier Humbrecht MW是Domaine Zind-Humbrecht的掌舵人。
Prowein的十個場館都很有份量,差不多大半個奧地利酒莊和整個德國的酒莊都來了…,,,還有中歐、南北美、紐澳、烈酒、啤酒……光是行也行不完。德國入口商亦有設置其他各國酒的攤位,故酒莊不一定跟自己國家的場館。譬如第一天B & G的試酒會,就是在德國Falstaff公司舉行,我們試了十多款由AOC至密林瓶裝1960 Langoa Barton,在展場也可以嘗得珍藏,雖然是「一般」年份,但酒質和藹可親,未有氧化跡象。B & G的‘B’ 正是愛爾蘭Barton家族姓氏,早期移民法國,先後成立酒出口公司Barton & Guestier和購入Leoville Barton及Langoa Barton莊,雖現與這兩莊没有關係,但珍藏中居然有此舊酒,真的慶幸嘗到和我同年生的Langoa Barton!
不可不提,波爾多的l’Union des Grands Crus亦在Prowein搞了一個2015的試酒會,是入瓶後我第一次試。因時間匆匆,我試了不到20款,包括Margaux、St. Julien,Pessac-Leognan白及Sauternes/Barsac,但一如兩年前我的酒花評分,我是很喜愛2015年的,那果香和柔順的單寧是2015的標記,像個2009的小弟弟,UGCB會在五月Vinexpo來港,將會試同一個年份,不妨看看你們會否認同?2015應該是個便宜抵飲的年份!
Frescobaldi廠給普羅旺斯的玫瑰紅酒啟發,亦釀出一級的Rose:
Familie Fendt的佳釀:
「原文刊載於2018年4月刊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