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
葡萄酒業面臨的衝擊
人生不是一帆風順,而葡萄酒業亦不例外。近年主要衝擊酒業的除了COVID-19外,氣候轉變及入口關稅對業界來說亦構成威脅。究竟這三大元素對酒業造成怎樣的衝擊呢?
氣候轉變
近年極端天氣甚見嚴重。例如於2017年春天的霜凍摧毀了波爾多40%的葡萄園,而在2015年突如奇來的冰雹亦破壞了不少布爾崗的葡萄園。去年歐洲多國失收亦是極端天氣所致。
氣候暖化亦帶來極大的問題。葡萄對溫度的敏感度甚高,氣溫上升提升了葡萄的糖份,降低了酸度,因此改變了葡萄酒的風味,變成高酒精缺乏酸度。不少莊主轉移陣地,轉到氣溫較溫和的地區。例如澳洲的Brown Brothers,原本是在Yarra Valley釀酒,在2010年投資於較涼快的Tasmania,買下三幅葡萄園以對抗氣候暖化。而香檳酒莊Taittanger亦投資於英國繼續釀造有汽酒。除了轉移投資外,有些酒莊仍堅守原地,但改為種植一些耐熱的葡萄,如Tempranillo、Nero d’Avola、Grenache及Fiano等。更甚是連波爾多的INAO因應氣溫上升也要收改條例,加入7種耐熱的葡萄,但其混合比例不可以超過10%。
山火亦是氣候暖化及乾旱帶來的副產品。近幾年山火頻繁,尤其是美國加洲及澳洲最受影響。山火令一些葡萄園受損或甚至巳被山火吞噬。左2020年,加洲受到史上最大的山火襲擊,有十二間酒莊受影響。葡萄受山火的煙熏而受污染亦是其嚴重的後遺症,令不少酒莊蒙受損失。
COVID-19
2020年,正是COVID-19肆虐的一年,葡萄酒業亦深受其打擊。邊境封閉限制了人的流動以至出現人手短缺,大大影響酒莊的運作。尤其是在收成期,有些酒莊因人力不足而放棄了收豁部份葡萄,有些更被迫轉用機械收成。這也影響了季節性工人的收入。而食肆禁止營業更減少了葡萄酒的需求以至影響經銷商的生意。因應人群減少聚集,慶祝活動及聚餐大大減少,因此起泡酒在2020年的銷量大跌8%,當中以香檳最為嚴重,銷量跌18%。至於葡酒的旅遊業亦深受COVID-19的打擊。在2020年邊境封閉及維持社交距離令酒莊訪客大滅,嚴重打擊酒莊門市銷售的收入,尤以小型酒莊最甚。以美國Napa Valley為例,門市銷售佔酒莊整體收入40%,可見其損失甚大。
踏進2022年,疫情雖然持續但已稍為緩和,葡萄酒業開始復甦,食肆重開令葡萄酒銷售上升;邊境開放令訪客大增,再次推動葡萄酒的旅遊業。若疫情持續放緩,相信葡萄酒業必能再次蓬勃起來。
入口關稅
葡萄酒業亦深受入口關稅的影響。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19年對來自法國、西班牙及德國的餐酒加上25%的入口關稅,令三國的葡萄酒出口大受打擊。慶幸拜登在2021年上場後,立即廢除這項關稅,即時緩和了歐洲及美國的貿易緊張。
入口關稅的紛爭並未完給。在2021年中國對來自澳洲的葡萄酒加上116.2%至218.4%的入口關稅,直至2025年。中國一直是澳洲葡萄酒出口的重要國家,關稅後澳洲出口中國的葡萄酒大跌超過九成,損失慘重。澳洲現正努力開發其它市場以補償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