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
想當年,賣650元的聖誕禮物籃,包含各一枝:Chateau Margaux 1974, Mouton Rothschild 1967, Pontet Canet 1970, Beychevelle 1971。 一月,怡和酒行(Jardine[…]
1958, 62, 63年香港的澳洲酒展覽會 戰艦變身巡迴展覽會 1958年。澳洲出口商聯會改裝4,235噸戰艦地羅斯號(Delos)成巡迴展覽會船,收納八十多家公司的煤、車、農具、芝士、乾果、紙、麥、罐頭食品、啤酒、葡萄酒、皮革及紡織品等[…]
設計達人胡兆昌給我看其收藏,當中有1920年代在油麻地開業,2012年關門的得如酒樓賬簿、餐單和菜牌。 紅色封面菜牌,酒只佔一頁,餘下都是吃的,碟頭飯、炒餸、燒味、麵、湯。大部份碟頭飯和燒味飯價錢相約,如蕃茄豬肝飯和燒鵝飯每碟同賣2元5毫。[…]
朋友John,香港設計文獻收藏達人,過年前給我帶來上世紀八十年代麗晶酒店(The Regent)飲食文獻,包括銷售部用來給租用會議場地及宴會廳客人看的floor plan 和服務簡介;一張簡單的酒精飲品價目表(Drink list;一盒長條[…]
酒文化未必在談釀酒、論鑑賞的專著裡尋,也可在革命中遇到。 楊懿熙生於1904年,其父親楊永泰曾追隨孫中山,是第一任臨時國會議員,後為廣東省及湖北省省長,是蔣介石幕僚。懿熙少年時曾居住北京和香港,於香港聖保羅女中讀了兩年半書,後入讀上海滬江大[…]
1930年法國Felix Potin的12張彩卡,藉寫實畫風和流麗色彩,讓人能初步瞭解怎樣生產葡萄酒,說不定將來成為愛酒人。 法文“vieux papiers”直譯意思是「舊紙」,詞為複數,指超過一張。對舊物愛好者,舊紙張指書籍以外的印刷品[…]
折騰了好幾年的書*在二月初終於出版,冊子重不到四百克,寫作時存的報紙和參考書影印卻堆滿架。農曆新年大掃除,重翻紙張,把能棄的一一清走。篩選棄紙時,再遇《瀛海筆記》。 《瀛海筆記》連載於1854年7月及8月的《遐邇貫珍》,記述任子年間(185[…]
1月22日,中午12時至晚上7時,美國領事館在富麗華酒店(Furama)辦試酒會,大家可免費嘗到Almaden, Ambassador, Berringer, Chappellet, Christian Brot[…]
從以下的事件顯示,四十年前的香港洋酒市場,真是干邑與威士己的天下,那年間,香港的干邑消耗量是全球第四。英國人飲得最多干邑,其次是美國人和西德人。 2月3日,食品進口商Exo Enterprises在喜來登酒店舉辦世紀晚宴(Dinner of[…]
不知品牌的粉紅酒比波爾多紅酒貴;布根地白酒竟與入門級德國酒同價…… 幾年前在城中舊物店遇到Hotel Vanda的Bar Tropicana酒單,沒地址與時間資料,不能確定是否香港舊紙張,店東為求多造生意,給我開了個便宜價。想及舊酒單可遇不[…]
其中書頁間的酒莊廣告,黑白、彩色、全頁或一角,熟悉與陌生品牌,圖像帶出的樂趣比文字更賞心悅目。 1947年在巴黎出版的法國酒年鑑(The Complete Year Book of French Quality Wines, Spirits[…]